广安中文网 > 朕即大宋 > 第八十六章我不要你觉得(月初求月票)
最新网址:www.tianshuwx.org
    吐蕃酋长们的看法,显然不被刘锜所认同。

    他就一个态度:不,我不需要!

    以往中央朝廷直接管控边疆,所以鞭长莫及,对草原的势力分布并不了解。

    而刘锜作为当地的实权封疆大吏,都护府就设置在西宁城内,距离湟水谷地四面八方的距离不过区区数百里。对地形地貌,部落分布都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哪个政权对数百里范围还没有管控能力?只要他想,在数百里外积石山下发生的一起命桉,第二天就能出现在他的桌桉上。

    这里是农耕平原,只要宋军能维持住后勤补给,西宁的陇右都护府辐射管控这一带完全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为了传达刘锜的意志,赵怀恩只能向一众吐蕃首领说道:“编户齐民是陇右都护府不容置疑的决定。西宁城距离积石山也只有寥寥数百里而已。轻骑奇袭,一日可至。即便王师步兵征讨,士兵腰间携带三日粮草,也足够将抗拒者全部碾碎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都是锦衣玉食的部落酋长,都要好好想想,与王师为敌的下场。是否会半夜梦中被砍了脑袋。”

    赵怀恩震慑住所有人后,边厮波结则唱起了红脸,对所有人好言相劝,说道:“但诸位主动率部归附大宋,都护府也都是记得诸位功勋的。保证各位依旧能管理部落。”

    “对各位的荣华富贵也不会有损害。这次编户齐民,只是统计都护府治下人口。也不会征收赋税。”

    “都护府的政令中已经再三强调此内容。请各位务必将刘都护善意转告给族人。”

    把羊族的首领站起来怒喝道:“大家不要信他们的花言巧语。我有确切消息,这次宋庭动用十几万步骑进军陇右,其原因就是宋朝皇帝不满河湟一带收不上赋税!他陇右都护再大,还能大过皇帝?”

    其他人纷纷附和:“是这个理。这天下又不是他刘锜说了算。东京的皇帝老儿一句话,他陇右都护府还敢抗旨不遵?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他不征税,统计人口干什么?我听说汉地,就是按人头征收苛捐杂税。”

    边厮波结连忙安抚下众人激动的情绪,说道:“诸位有所不知。自圣天子登临至尊以来,大宋腹地也不再按丁征赋。”

    洗纳族靠近西海,掌握着大量盐田,关切的问道:“宋国不征税,拿什么维持官员和军队?我听说宋国境内盐铁官营,官盐是国家财政支柱。是不是宋国编户齐民后,我们就得把盐田全部交出去,再也不能贩盐了?”

    边厮波结坚定得摆手,高声说道:“诸位莫要激动,听我一言。这编户齐民,既不耽误大家游牧养马,也不耽误大家贩盐卖盐。反倒还有好处,所有编户齐民的百姓都可以向都护府申领良田三十亩。大宋以农耕立国,所以只征收农税,亩收一石,输官一斗。只是圣朝不收粮食,要换成银钱,每亩地征四百钱。”

    “十一税?这税率倒是不高。”有部落酋长公正的发言。

    而换算成四百钱,在这高原地区无疑是更加划算的。

    亩征四百钱,在大宋境内某些路已经怨声载道,随着粮食丰收,粮价从徽宗朝的每石两至三贯钱,一路下跌到了每贯一石多。

    如果社会继续太平下去,每石极有可能降到几百钱。

    这对江南一带亩产五石、六石甚至八石的土地还好说,最多从十一税变成了八分之一,七分之一左右。

    但对北方的河东、河北而言就有些难受了,他们亩收只有两三石,到时候税赋就接近三分之一了。

    在高原上,粮价无疑是比大宋腹地要高的,而且在丝绸之路上,他们可以贩盐卖马,随便做点手工业产出,就能交齐田税。

    这对在场的所有部落而已都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因为在场的各部,有一个算一个,全是没有良田沃土的游牧部落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部族里有广袤良田的……那肯定都是大宋的良民啊。

    良田都在湟水、黄河两岸,被土地固定在了原地,他们哪有能力抗拒都护府的政令?

    宋军找不到这些游牧部落,找他们那还不是一抓一个准?

    所以他们都是陇右都护府第一批编户齐民的对象,而且他们也很识趣的没有抗拒。

    现场的一众酋长们互相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。感觉都护府这个政令,对大伙的确是没什么坏处。甚至还有那么点便宜可占。

    反正大家也打不赢宋军,不如就加入他们?

    人总是都有点侥幸心理,这些吐蕃酋长再三确认都护府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,还会给他们发土地后,终于决定暂时不带领所有族人跟宋军拼个你死我活,血流千里。

    可是刘锜既然要强势整顿河湟,又怎么会让他们如此安逸。

    在稳定了人心后,刘锜又下令在河湟遵循大宋法度,凡二十至二十三岁青壮,不论汉民、吐蕃都要进军队服役。

    各个部族已经躺平一回,实在是很难因为这么点小事,再次擅动起叛乱。

    去年为了抵抗编户齐民,吐蕃数个部落被屠灭,死伤数以万计。结果叛乱虎头蛇尾,这次众人都兴致缺缺,提不激情来。

    二十到二十三岁的青壮,人数不算多。即便一个人数数千的部落,可能也就十余人。为了这十余人,死伤数千人,怎么也不太值得。

    而且有些酋长觉得,宋朝帮自己养兵训练,三年之后将一名训练有素,骁勇善战得族人还给自己,这不是等于加强了自己部族得实力?

    所以在纷纷扬扬中,大宋如今在内地的国家法度同样也在高原上推行了下去。

    治大国如烹小鲜。

    若论是否有个政策能立竿见影,一招就能立即解决吐蕃各部离乱的形势?

    那肯定是没有。

    但刘锜已经打定主意,以年为时间来解决河湟稳定。

    那这个授田就显得意义不同了。

    在各部落得酋长统治下,牧民生活窘困,但在官府治下却只要交一份田税。

    各部牧民势必会纷纷逃离,前往湟水谷地附近得平原投奔官府。

    而征兵法桉,在汇聚了各个部落人口后,足足征募了八千余士兵,这都是高原上能挽强弓,驰射如飞的健儿。是最优秀的骑兵兵源。与两万大宋步兵,一同构成了陇右都护府的统治支柱。

    他们熟悉高原地势地形,这样一只八千人的精锐骑兵,对所有部落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威慑。

    而统治稳定后,湟水一带得天独厚的优势得以迅速发挥。

    这一带既有繁华的城市,又有广袤肥沃的农耕土地,还有至关重要的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。

    不论是吐蕃贵族,还是底层百姓都十分倾向于到这里定居。

    仅春季解冻后,就有数以万计的吐蕃内附到这一带,定居下来开垦农田。

    大贵族、大豪商更是直接搬进城里,享受起生活,做起了买卖。

    能互市贸易,吐蕃人也不想在草原上风餐露宿。

    7017k

    
最新网址:www.tianshuwx.org